聯想手機與平板計算機難賺錢
5月23日公布的聯想集團(00992.HK)全年業績顯示,聯想集團全年銷售額比上年增長近37%,達到296億美元,全年凈利潤4.7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增長73%。
雖然利潤大增,卻難以掩飾聯想布局移動產品的窘境。《投資者報》記者注意到,聯想集團銷售額仍主要由臺式機和筆記本計算機拉動,曾被寄予厚望的移動互聯網產品,聯想樂Phone手機和平板計算機樂Pad,不但銷售收入占比很小,而且處在“不賺錢”的境地。
目前,聯想的臺式機和筆記本的銷售額占到集團總銷售額的88%,手機與平板計算機只有不足5%的銷售收入占比。
新興市場繼續虧損
聯想集團去年的財報顯示,在第四季度,聯想在中國區的個人計算機(PC)銷量比去年增長22.7%,是整體行業增幅近10%的兩倍以上。個人計算機在新興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3%至12億美元,占集團全球總銷售額16%。
對此,行業專家孫永杰在接受《投資者報》采訪時表示,聯想自2009年以來,拋棄了急于拓展海外市場的策略,轉而鎖定中國等新興市場,這個策略轉型很成功,帶來了業績的大幅提升。
聯想的競爭對手則恰恰相反,戴爾和惠普遠離了低利潤率的個人計算機生產業務。這兩家公司目前情況欠佳,戴爾公司5月22日對外稱,在截至5月4日的第一財政季度,公司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33%,惠普則預計將制定裁員約30000人的計劃。
聯想預測,今年來自西方企業客戶的訂單數量將出現下滑,而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在放緩。不過該公司相信中國需求的增長足以彌補這個缺口。孫永杰也表示,中國政府保增長的策略,也可以保證中國市場的增長。
聯想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,在中國擁有個人計算機(PC)的人口不到30%,而美國高達99%。他還表示,聯想集團正大力發展中國二、三線城市業務。二、三線城市的個人計算機滲透率仍然較低,這就是這些城市的個人計算機市場仍有增長空間的原因。
不過記者注意到,在不包括中國的新興市場,聯想仍延續虧損狀態,由上一財年的6200萬美元擴大至9400萬美元。
孫永杰對本報記者分析說,聯想集團在這些新興市場賺份額,而在成熟市場賺利潤。
財報顯示,在第四季度,聯想的全球筆記本計算機的綜合銷售額比去年上升41%至42億美元,占集團總銷售額56%。臺式計算機綜合銷售額為24億美元,年比年上升45%,占集團總銷售額32%。
臺式機和筆記本的銷售額占到集團總銷售額的88%。由此可見,聯想集團的利潤主要仍由臺式機與筆記本拉動。
移動產品仍難賺錢
據記者了解,聯想的MIDH業務(移動互聯網業務)本財年在銷量上雖然增長很快,但主要由中國的手機市場需求帶動,而且占集團整體收入比僅為5%。
楊元慶于業績記者會表示,集團去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500萬至600萬臺,今年出貨量能較去年增加三倍。
聯想財報還顯示,其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比去年增加8.2個百分點,達到接近雙位數的市場份額,成為中國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。雖然躋身前四,其實與前三有較大的差距。
“聯想智能手機的體量不算大,以2011年的出貨量為例,華為的智能機有2000多萬,中興等國產智能手機也在1000多萬臺,500萬至600萬的出貨量,還未進入智能手機的第一陣營,只能算第二陣營的排頭兵。”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告訴本報記者。
聯想智能手機主打中低端產品,也面臨毛利率低的問題。“1500左右的智能手機的利潤率一般不超過10%,是一個比較低的水平。”上述分析人士表示。
聯想的平板計算機業務勢頭持續,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比去年增加了17.2%,使集團成為中國第二大及全球第四大的平板計算機廠商。
張毅表示,“聯想避開了與iPad的直接競爭,并有政府采購等途徑的優勢,所以獲得了較快的增長,不過平板計算機市場主要還是iPad一家獨大。”
與蘋果等在智能手機和平板計算機占據領先優勢的公司相比,聯想集團的差距仍十分明顯。據調研機構IDC的數據,iPad去年第三季度的全球份額約為七成;在中國內地市場iPad的市場份額則超過了七成,達到98萬臺,排名第二的樂Pad銷量為8.1萬臺,市場份額接近6%,不足蘋果的1/10。
“先要規模,然后要盈利”是聯想進入不同區域和業務的戰略,楊元慶曾表示,聯想在一個新的市場先要沖擊規模,并在占有兩位數的份額后開始追求盈利。
“智能手機和平板計算機的毛利率較低,目前應該是不賺錢的。”孫永杰對本報記者表示。
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穎在接受《投資者報》采訪時也表示,因為聯想平板計算機和智能手機主打中低端產品,相對于國際品牌溢價有限。
高盛也表示了對這方面的擔憂。高盛把聯想集團剔出亞太區買入名單,評級降至中性,目標價7.5港元不變。該行仍看好聯想的增長步伐可優于個人計算機市場,但認為現價已反映其于個人計算機、智能手機、平板計算機市場占有率提升的利好因素;該行指微降對其截至3月底的2013/2014年度每股盈利預測1.8%/0.7%,以反映其新興市場及智能手機、平板計算機的毛利率較低的影響。
聯想集團發布財報當日股價跌0.1%。上個月,受針對全球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影響,聯想集團股價累計下跌超過7%。
靚麗業績背后的危機
業內人士指出,智能手機、平板計算機正在對PC市場進行侵蝕。根據調查機構Poll Position針對1155個美國成年人的調查,46%的人認為平板會在未來替代筆記本的位置。此外,更多的人選擇利用智能手機上網和處理簡單事務。而且手機屏幕越來越大,與平板計算機之間的界限也日益模糊。
楊元慶曾坦言,“如果無視行業的變化,那簡直就是找死”。而這個行業的變化,正是指智能手機、平板計算機對PC市場的侵蝕。正是在此情況下,聯想集團提出PC+的策略。
楊元慶表示,隨著智能手機、平板計算機、智能電視等新型設備的涌現,行業正在進入PC+的新時代,聯想首先要成為全球個人計算機領域的領導廠商,進而在PC+時代有更大作為。
而聯想要想在平板計算機和智能手機上持續增長,面臨的問題不少。
通訊領域觀察家于斌曾對《投資者報》記者表示,聯想樂Pad在定價、質量、技術上都有不足,“首先,樂Pad最開始將其定價為3499元/臺,這樣高的定價讓樂Pad一開始就無人問津,后又大幅降價、推出千元新產品等,相信大多數人在選擇時,還是會選iPad;質量上,我了解樂Pad的投訴率較高,達30%~40%,并且聯想在樂Pad生產上沒有核心技術,可以說就是聯想的一個組裝產品,用戶體驗效果不高”。
聯想的定位一直模糊,一開始的高價定位未能打開市場,后來的低價卻又降低了它的定位。于斌認為平板計算機主要還是以娛樂為主,各種平板區別并不大,聯想缺乏特色,即使低價也很難再提高平板計算機的市場占有率。
而聯想平板計算機在上一季度的增長也有一定的季節因素。聯想高級副總裁劉軍表示,因為第四財季是全球平板市場的淡季,而在中國則是旺季,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主要在中國市場賣平板計算機的聯想有優勢。上個季度,全球平板計算機市場份額的前三名分別是蘋果、三星和亞馬遜。
而在智能手機領域,聯想面臨的情況更不容樂觀。
業內人士指出,在聯想智能手機的競爭對手中,HTC有先發優勢以及不錯的產品;而三星則握有大量技術和關鍵部件生產的能力,其智能手機以屏幕大且色彩絢麗、機身輕薄為特點,由于關鍵部件由三星自己生產、成本更低,在相似配置的手機中,它的性價比總是相當高。
以樂Phone的價格來看,購買者無疑會拿它與三星和HTC相比。而聯想在手機領域的品牌形象不如這兩家,手機方面的技術研發能力也難以與之相比。
此外,聯想作為傳統的PC制造商,其龐大的渠道商資源對于手機市場卻派不上什么用場。人們并不習慣于去計算機店買手機,在數碼城里銷售的手機也容易讓人聯想到水貨。渠道商們對賣樂Phone也并不積極,樂Phone單價較低,每賣一臺的提成不如計算機。